发布时间:2025-08-28 22:35:32 来源:面如冠玉网 作者:休闲
格力电器的无人区一间实验室里,武晓昆俯身靠近正在运行的珠海制冷螺杆压缩机设备,仔细聆听着转子运转的挺好细微声响,眼神格外专注。丨格“精度还要再提升一点。力电”他对身旁的器商团队成员说道。作为格力电器商用空调技术专家,用空勇闯这样的调技工作场景已成为他八年职业生涯的常态。
武晓昆与珠海结缘于一次产学研“接力”。术专在西安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,家武技术他就与格力电器开展了深厚的晓昆产学研合作,博士论文四成内容源于和格力电器的无人区合作实践。“在珠海搞科研是珠海制冷件幸福的事,尤其是挺好在格力电器的平台上,能够不断解决问题、丨格创造价值。”他感慨道。
2017年毕业后,武晓昆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格力电器,首个任务就是提高螺杆压缩机的能效,将COP值(意为“性能系数”)从6.0提升至6.6。这是一项格外艰巨的挑战——由于国内企业在该领域起步较晚,仅少数外国企业能达到这一水平。面对技术差距,武晓昆和团队下定决心:“别人能做到的,我们也一定能够做到。”
压缩机内部的转子,是决定能效的核心部件,其设计变量参数达200多个,从基础理论到转子型线的整个设计体系都需要从头构建。武晓昆带领团队进行了数千行的设计代码编写,前后提出十几版优化方案,在实验室里反复迭代测试。
“好设计要变成好产品,还需要解决加工制造的问题。能效提升的核心在于各环节、部件损失的抑制。”武晓昆解释道,因此,他们不断调整加工参数与设计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,使用专用高精度设备进行加工,将每个部件的损失都降到最低。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攻关,2019年,第一台永磁变频螺杆冷水机组成功下线。“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,能效水平远远超过了我们当时的预期。”武晓昆激动不已。
这只是一个开始。八年攻坚、四次技术迭代、螺旋机能效提升近20%……通过不懈努力,武晓昆带领团队在2022年和2024年先后实现螺杆压缩机能效水平突破7.0和7.5,标志着中国中小型冷水机组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。
每次突破,对于武晓昆来说都是一次“高光时刻”。2023年中国制冷展上,武晓昆作为主讲人,向外界正式发布7.0能效的双级变频螺杆。在实现这一突破的过程中,团队创新采用了双级压缩技术,使制冷循环效率得到显著提升。同年,这项技术在深圳地铁落地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,实现35%的节能效果,节省了近1500万元的运行费用。
“当时别人都不相信,质疑这个性能系数能测到这么高。”武晓昆笑着说,“但到现在为止,我们已经完成了全部系列产品开发,并且成功推向市场了。”
今年是珠海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,也是武晓昆来格力电器工作的第8年。“‘敢闯敢试、敢为人先、埋头苦干’的特区精神始终激励着我,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攻坚克难、勇攀高峰。”他说。
在这片创新热土和人才高地,武晓昆从设计员逐步成长为技术领头人。他先后主持及参与完成公司重点研发项目10余项,其中4项成果达到“国际领先”水平。其成果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、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、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等荣誉。
“从需求中来,到极致中去”,这是武晓昆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怀着这样的信念,他带领团队继续向“无人区”迈进。“我们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,不断实现大型中央空调节能低碳技术的突破,用更加节能的技术,助力国家‘双碳’战略目标的实现。”他坚定地说。
相关文章
随便看看